千兆級模型文件,上萬份圖紙文件,每天超過100萬次的操作請求,超過3000個業務流程、交互、審批。
這樣的數據,相信每個做BIM的人都深有感觸!
建筑行業的移動化辦公任重而道遠!
近些年有一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輕量化,追求更輕、更快、更便捷幾乎成為了整個行業的標準與變革方向。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地探究輕量化背后的邏輯理論以及具體的技術實現方案。
首先需要了解到適用于瀏覽器端渲染的模型數據總共包括兩部分,幾何信息與非幾何信息,日常生活中可見的二維、三維模型即為幾何信息,而像一些屬性、建模相關信息等就是非幾何信息。
按照做到1/4為及格標準,那么做到1/10,乃至1/20之一就是優秀。因此,BIM輕量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不斷縮小BIM模型體量,讓它加適應于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
模型處理
一個模型從設計到成型,最后再被查看,實際經歷了兩個處理過程:幾何轉換與渲染處理,這也是影響輕量化的重要部分。
幾何轉換:
輕量化的源頭就是幾何轉換,從技術角度出發,目前存在兩種處理方式,參數化幾何描述和三角化幾何描述。
① 參數化幾何描述:用多個參數來描述一個幾何體
舉例:一個圓柱體,可以使用3個參數對其進行描述
參數1:底面原點坐標(x、y、z,3個數值)
參數2:底面半徑(r,1個數值)
參數3:柱子高度(h,1個數值)
結論:5個數值就可完成一個圓柱體的搭建,非常精簡,參數化幾何描述可以將單個圖元做到最極致的輕量化。
示例1
② 三角化幾何描述:用多個三角形來描述一個幾何體
眾所周知,三角形可以拼接成任意的平面或者曲面,而三維體就是由許多的平面曲面構成的,這也是現代計算機圖形處理的基礎。
示例2
同時,越多的三角形也會使三維立體模型看上去更加細,反之則越粗糙,這也是LOD(Levels of Detail)的基本原理。
示例3
渲染處理
匯集越多專業的數據、信息,相應的模型也會越大,建筑模型更是如此。
大內存對于系統加載以及繪制都是難上加難,這時就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加速場景的繪制,并精簡、控制內存的開銷。通常繪制后達到15-30幀/秒,流暢度會高很多。
一般來說BIM模型小則幾百大則幾千兆也不止,即便是配置較好的電腦,一次也只能打開一到兩個專業的模型。而且容易卡頓不流暢!
解決的方法就一招!其實小編平時都有在給大家安利,沒錯,就是品茗CCBIM!看模軟件中的扛把子!
品茗CCBIM擁有自主研發的圖形引擎,10多倍輕量化效率,千兆級的BIM大模型10秒速開,真正做到看模軟件中的戰斗機!
同時還兼容不同格式的模型文件,rvt、skp、obj、pbim均可上傳瀏覽查看!
一個軟件通通全搞定??!我就問,還有誰?!
輕量化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協同更便捷高效,考慮到工程進度中跨區域跨部門交接與審批,品茗CCBIM內有專門發起任務與評論的功能,輕松打破時空局限實現移動辦公。
同時,介于碎片化時間大家社交的需求,為方便模型圖紙的查閱,使用第三方微信、QQ就可便捷分享與打開,真正做到工作生活兩不誤!